環保部上收環境監測權 官員改數據將嚴處
國務院辦公廳昨日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斗桨浮访鞔_,環保部負責建設并運行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網,掌握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狀況。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目前除環保部門負責空氣質量等環境監測外,國務院水利、國土、海洋、農業、氣象、林業等部門也根據各自管理需要建立了相應的監測網絡,開展了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土壤、生態等領域的監測,但各部門間環境監測網絡規劃布局不統一,存在重復設置、重復建設的問題。
《方案》明確提出要按照《環境保護法》要求,由環保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統一規劃、整合優化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建設涵蓋大氣、水、土壤、噪聲、輻射等要素的全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
《方案》同時提出,加快生態環境監測信息傳輸網絡與大數據平臺建設,將國務院相關部門和各地的生態環境監測數據進行聯網共享。在信息發布方面,依法建立統一的生態環境監測信息發布制度,實現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統一發布。
《方案》還要求,環保部依法建立健全對不同類型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及環境監測設備運營維護機構的監管制度,制定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處理辦法等規定。黨政領導干部指使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按照《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另外,針對當前各級政府、企業、社會的環境監測事權劃分不夠清晰,影響環境保護目標考核的情況,《方案》要求環保部適度上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以準確掌握、客觀評價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狀況。
內存
全國已建立各級監測站2700多家
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說,截至目前,全國已建立各級監測站2700多家,共有監測人員近6萬名。所有省級監測站都具備水質109項全分析能力,多數省級站裝備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所有市級監測站都具備開展空氣、地表水、生態、噪聲等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監督監測能力,基本能夠說清轄區內環境質量狀況和污染源排放情況。
觀察
中央財政安排資金保證監測事權上收
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環保部已就國家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事宜與財政部達成一致,將分三步完成國家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監測事權的上收,真正實現“國家考核、國家監測”。
環保部此前發布的上半年環境監測工作綜述透露,《國家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方案》已納入環保部下半年工作方案,環保部將全力推動該方案編制完成并實施。
另外,環保部已在資金保障方面作出安排,25億元中央集中排污費專項資金投入的重點之一就是保障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在人才配置上,中編辦已將環境監測機構編制標準列為今年優先推進的項目,計劃年內制定出臺關于環境監測機構編制標準化建設的意見,對監測機構的屬性、各級監測機構職能、人員編制和管理等做出明確規定。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環保部組織編寫的《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處理辦法》及配套的《技術判定細則》,今年年底前將正式出臺。
陳吉寧履新環保部部長后,對監測數據作假十分重視。6月19日,環保部曾專門組織“環評和監測工作創新”大討論。陳吉寧曾指出,監測數據是否真實、客觀、權威,關系著環保工作大局,必須高度重視。要以“準”和“狠”為原則,加大環境監測數據監督檢查力度,集中整治篡改和偽造監測數據等弄虛作假和違法行為。
環保部曾于今年6月通報涉及河北、河南、山東3省的7起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例。今年上半年,環保部還曾組織開展對全國1436個國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的監測質量開展專項檢查。
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副巡視員劉舒生在上述大討論中曾指出,上收國家監測事權,將空氣、水、土壤的國家監測事權上收到中央本級,委托具有良好信譽的環境監測機構或第三方機構運行管理,才能從根本上避免監測數據受到考核評比等行政干擾。有關環保專家也向北青報記者表示,環境監測此前長期存在“考核誰誰監測”的現狀,因此很難避免數據造假,上收國家事權后,則改為“誰考核誰監測”,不給造假篡改提供機會。
環保部:超八成空氣不達標城市已編制應急預案
本報訊(記者鄒春霞)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環保部獲悉,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中,有243個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截至目前,上述不達標城市的城市超過八成已編制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根據環保部此前發布的通知,沒有制訂應急預案且空氣質量不達標的城市政府,應在今年底前完成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
上半年,環境保護部調度分析了328個地級以上城市預案編修情況,督促空氣質量不達標的243個城市及時編修預案。截至目前,空氣質量不達標的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編制率達到82%,即接近200個城市已編制應急預案。這一數據相比去年年底提高了30%。
自2011年以來,環境保護部每年調度處置的突發環境事件總量總體呈緩慢下降的態勢。
環保部昨日通報指出,今年上半年,環保部共調度處置突發環境事件45起,與去年同期相比,事件總數減少18起,重大事件減少1起。但在其中,有毒有害氣體突發環境事件呈上升趨勢。2015年上半年,45起突發環境事件中,有毒有害氣體突發環境事件高達10起,其中較大事件1起。
此外,涉油氣管線突發環境事件快速增長。2010年以來,環境保護部共調度23起涉油氣管線突發環境事件,但僅2015年大連市就接連發生5起石油輸油管線爆裂事件,陜西省陜北地區的榆林和延安兩市連續發生十多起油氣管道泄漏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
原標題:國辦要求環保部上收環境監測權 官員改數據將嚴處
來源:北京青年報